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今开幕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转载:
7月10日到11日,2017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举办。会议由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和山东省教育厅主办,青岛市教育局承办。会议以“2030年教育议程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为主题。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召开期间,教育部还同时在青岛举办国际互联网教育高峰论坛及应用成果展览、2017全国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和第15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融合5级信息系统 
    记者了解到,2015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成功举办。两年来,青岛走出了一条以信息化为引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青岛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路子,教育信息化取得丰硕发展成果。 
    我市构建教育大数据服务体系,平台融通能力得到强化。青岛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融通共建,为超过31.8万个学生、家长开通空间,构建起完善在线学习生态体系,成为教育部“网络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青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国家、省、市、区(市)、校5级信息系统,实现单点登录和数据共享,构建起完善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青岛智慧校园管理中心平台,全市90%的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校务管理和行为数据归集形成应用体系,推进学校科学治理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网络资源全域覆盖 
    同时,坚持补齐教育短板,农村薄弱学校信息化突飞猛进。连续3年投入3000万元,支持300所农村薄弱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财政分担机制,统筹建设网络设施、同步课堂等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通过网络资源全域覆盖,资源平台广泛应用、同步课堂连通城乡,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推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青岛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位居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第一。 
    创新信息素养评估机制,实施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师生信息素养标准,建设全市信息素养提升测评系统,整合利用各类培训和各项赛事,系统性提升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2016年起,培育了100个教育信息化创新教师团队,建成13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实施创新创客教育工程,智能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游戏化学习、虚拟现实等教育创新手段在青岛学校遍地开花。 
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此外,我市着力推动终身教育发展,掀起全民学习热潮。以终身学习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开放大学等高校为依托,落实《行动计划》提出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 “数字化学习中心”和“青岛全民学习网”建设目标,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探索实施网络学习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拓展教育的空间、时间,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得青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落到实处。 
    借会搭建沟通桥梁,推动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融合。青岛已经连续三届承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成功塑造了青岛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城市品牌,提高了城市的影响力。发挥本土优势,提升国际视野,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合作已成为常态化,信息化产业博览会、高端论坛、国际比赛等活动如火如荼,全球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纷纷进入青岛。

来源:http://wb.qdqss.cn/html/qdwb/20170710/qdwb25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