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城乡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不让一个学生因家林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内江市中区教育局以“四结合”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对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采取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申请,学校申报,区教育局联合相关单位审查确认,最终核定扶贫对象名单,加大了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确保帮扶“一个也不能少”。
双胞胎姐妹自幼智力障碍
教育扶贫为她们铸就成长“天梯”
内江市中区朝阳镇洪家寺村3社建档立卡户李自仲一家是不幸的,四口之家就有三个残疾人。50多岁的妻子和14岁的双胞胎女儿李文君、李文会,都是智力残疾人,两姐妹也一直没有上学,全家就靠李自仲一人支撑。
2016年10月26日,在得知这一状况后,内江特教校、李自仲结对单位内江二幼,立刻派出人员赶赴朝阳镇来到李文君、李文会的家中,将两姐妹接到学校住校学习。两姐妹刚到校时身上的衣服既破烂又单薄,生活上的行为习惯较差,自理能力几乎为零,她们甚至分不清男女厕所。
针对两姐妹的实际情况,内江特教校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教育惯开始,由生活老师教导她们平常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两姐妹的生活安排好以后,学校又根据她们的年龄把她们安到启音五年级,以便课间由稍大一点的学生照顾关心她们。由于从未接受过教育,两姐妹不认识、更不会书写任何字,学校安排科任老师抽时间单独教她们简单的拼音、简单的数字,认识课本和自己的名字,并慢慢的书写自己的名字。
针对李文君、李文会家庭的困难状况,学校首先为她们申请市中区教育基金会资助款200元,另外联系区残联,找到一家公司为她们捐助过冬衣物及一些生活用品等,该公司三位领导又为他们捐助600元现金。学校还将一些捐赠的善款分配了400元给她们两姐妹。今年春节前夕,内江市教育局、市中区教育局和特教校为她们送去节日慰问金500元。除此之外,内江特教校其他老师也很关心两姐妹,不仅对两姐妹的行为习惯进行细心耐心的教育,还为两姐妹及其母亲捐赠衣物,让她们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和温暖。
半年多的在校学习教育,现在李文君、李文会已经完全适应了住校生活和学习,她们能遵守课堂纪律,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行为习惯也越来越好了,能注意个人卫生,自理能力也大大提高,有好心人来向她们捐赠时能礼貌的说谢谢。课堂上行为习惯也逐渐好转,能照抄一些简单的字。每周五下午李自仲到校来接她们时都会感慨地说娃娃变化太大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老师,现在的政策太好了!
改善办学条件
与义教均衡相结合
目前,市中区公办各级各类学校的图书馆(室)实现了信息化网络系统管理,九义教育阶段的完全小学及以上的学校,理科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100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及生均图书册数达到了省上的配备标准。
市中区各教学点全部按教育教学需要进行了配备。按计划进行学校项目建设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近三年来,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递增趋势,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通过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全面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义务教育中央专项及区级自筹等专项,实施60余个项目,投入1.7亿元,新建、改扩建6.5万平方米,运动场6.3万平方米。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投入3647万元,29所村完小全部实现“班班通”,12个100名以上学生教学点全部配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另外完善了招生制度,均衡分配内江市下达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到辖区内各初中,同时严格按照“划片招生,特长生招生,随机派位,统筹安排”的办法,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就近入学,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待遇,实施无差别教育。同时对办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加强城乡结合、校际结合,组织内江实验小学与乐贤中心校、内江十小与交通中心校合作办学,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加大校点布局调整力度。推进内江一小城南校区、内江二幼南山园、内江十一中习羽综合楼等新建项目,整合翔龙中学和三初中,改扩建内江四小、内江十一小、白马中心校等学校,化解城镇“大班额”难题。
对于农村师资力量水平进行了大力提升,建立健全了市中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继续实施“国培计划”、区内教师交流等项目,优化村小教师队伍结构,三年共公开考核招聘教师369名(其中音体美等小学科教师71名,积极探索名师走教和小学科教师走教模式,鼓励城乡教师片区跨校互聘兼课,鼓励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建立了教师柔性流动机制)。
扩大覆盖面进行教育资助
结合党建工作进行结对帮扶
在教育扶贫中,市中区教育局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幼儿、中职学生、大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市中区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从幼儿到高中、到大学资助“全覆盖”,充分发挥教育基金会的助学功能,并筹集资金500万元,成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帮助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家庭解决在享受现有教育保障制度和助学帮扶政策基础上,仍然存在的与子女就学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近日已通过各级审核,发放教育扶贫教助基金62万元。
同时通过雨露计划、金秋助学、栋梁工程等资助平台,动员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爱心资助贫困学生,积极倡导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多方筹集资金,扩大教育资助覆盖面,解除贫困学子燃眉之急。2016年,共减免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保教费1182人;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贴1162人,补助162.51万元;普通高中学生免学费资助784人,总计减免学费49.89万元;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资助732人,补助141.60万元;中职学生助学金资助259人,全年共资助43.32万元;中职学生免学费1686人,全年共免除学费275.46万元;教育基金会资助贫困、特困学生、大学新生769人,资助额24.38万元。
另外市中区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教育扶贫,结合“两学一做”精心安排部署,迅速行动,以各中小学、幼儿园支部为单位,积极与各镇街党(工)委进行联系沟通,每个支部定点联系一个或几个村,广泛参与到各镇、街的“脱贫攻坚”工作之中,结对帮扶攀穷亲,深入贫困户家中,帮他们出点子,想法子,共同探讨脱贫的办法和路子。目前,市中区教育系统各支部党员干部已与42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涉及贫困人口1204人,各学校除教育资助和节假日慰问外,还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为贫困户规划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介绍工作等,目前已有多个支部将种苗、种禽送到了贫困户手中,其中73户已经脱贫。
来源:华西新闻